上海“第二代”地下管廊初露雛形 項目有望9月建
日期:2020-04-17 來源:成都|重慶|昆明|貴陽防水材料
日前從上海市政工程設計研究總院獲悉,由海市政工程設計研究總院設計、勘測、施工的松江南站大型居住社區綜合管廊工程一期7.4公里目前進展順利,這一被業內稱為“第二代”綜合管廊的項目有望在今年9月底建成。
所謂“綜合管廊”,是指建于城市地下用于容納兩類及以上城市工程管線的構筑物及附屬設施。而松江南站大型居住社區的“第二代”綜合管廊是在第一代容納電力、給水、通訊管網的基礎上,添加了燃氣和雨水管道,因此結構更加復雜、對安全性要求更高。
在松江南站大型居住社區綜合管廊工程現場可以看到,整個地下管廊被分割成若干個區域,其中雨水艙和燃氣艙是最大亮點。“雨水艙分為雨水流槽和初期雨水艙。如果遇到暴雨,初期大量的雨水會進入到初期雨水艙,經過一定的處理后排入城市污水管網,后期較為清潔的雨水會排入雨水流槽,結合海綿城市起到蓄水的功能。”
項目負責人表示,燃氣艙在設計時充分考慮了防火、防爆等因素。
上海市政設計集團黨委書記、總工程師、全國工程勘察設計大師張辰表示,地下綜合管廊最大的意義在于系統集成。“以往管道直接埋設在地下,維護保養幾乎靠人工。而集成之后,為精細化的城市管理提供了可能性。比如,現在煤氣管道放入管廊后,不僅可以直觀看到,管道上安裝的探頭還會報警,提高管理水平。”據悉,目前松江區正致力打造一個管線的綜合管理平臺,所有納入管廊的管線統一監測,然后按照不同的權限授權給不同部門管理維護,而智慧管廊正是未來第三代地下管廊的主要方向。
根據上海市的規劃要求,到2020年,力爭累計完成地下綜合管廊建設80-100公里。而作為國內地下綜合管廊技術體系的創建骨干和核心,上海市政工程設計研究總院早在2002年就主持設計了第一條網絡化綜合管廊——全長5.7公里的上海安亭新鎮綜合管廊;2012年主編了《城市地下綜合管廊技術規范》。
相關閱讀:
歡迎江蘇南通二建集團領導蒞臨我公司考察指導
楊氏達防水團隊參加四川防水工職業技能大賽
我公司技術小組參加第十四屆中國國際屋面和防
中核四川環保工程有限責公司能源動力公司于總
楊氏達防水集團四川公司組織員工冬季野外拓展
防水是一項系統工程
質檢總局產品質量監督司組織開展2016年產品質量
成都市質監局通報全市2017年建筑防水產品質量專
中國電建地產考核小組蒞臨我公司參觀考察